昨日,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發布信息,在剛剛結束的“向陽紅01”科考船第四次海試航次中,深海可視化液壓貫入式海底沉積聲學原位測量系統(HISAMS)成功實現了3000米海試。這是我國開展深水區的海底聲學特性參數測量,相關技術與設備在海底環境監測、海底資源調查和海洋權益保護等領域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海底沉積物的聲學特性(包括聲速、聲衰減系數等)是影響海洋聲場與聲傳播的重要因素。HISAMS由海洋國家實驗室的海洋地質過程與環境功能實驗室、國家海洋局*海洋研究所自主研制,是我國該研究領域的新成果,也是目前上為數不多的可在深海使用的沉積聲學原位測量設備。該套設備在南海北部水深分別為1880米、3018米、3021米和3036米的四個站位獲取了海底沉積物的聲學特性數據,并取得高清海底視頻影像等輔助資料。
據介紹,海洋國家實驗室副主任劉保華帶領海底聲學研究團隊,自2007年以來一直致力于沉積聲學原位探測技術的研究,整合了國家海洋局*海洋研究所、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山東拓普液壓氣動有限公司、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和同濟大學等單位的相關技術力量,早在2009年就研制出了國內*套淺水型自容式HISAMS,并成功實現了在南黃海的規模化應用,獲得100余個站位的原位觀測數據。本次海試的深海可視化型HISAMS是該團隊將沉積聲學原位探測技術逐步向深海推進的階段性新成果。該系統目前能夠適應3000米以淺的各種沉積物類型,可廣泛應用于近海和深海海底聲場環境調查。
海洋觀測儀器可以按照結構原理分為聲學式儀器、光學式儀器、電子式儀器、機械式儀器,以及遙測遙感儀器等。還可以根據運載工具不同,劃分成船用儀器、潛水器儀器、浮標儀器、岸站儀器和飛機、衛星儀器。其中船用海洋觀測儀器品種多,按其操作方式又可分為投棄式、自返式、懸掛式、拖曳式等。投棄式儀器使用時將其傳感器部分投入海中,觀測的數據通過導線或無線電波傳遞到船上,傳感器用后不再回收。自返式儀器觀測時沉入海中,完成測量或采樣任務后卸掉壓載物,借自身浮力返回海面。懸掛式儀器利用船上的絞車吊桿從船舷旁送入海中,在船只錨碇或漂流的情況下進行觀測。拖曳式儀器工作時從船尾放入海中,拖曳在船后進行走航觀測。
海洋觀測儀器對使用者來說,通常按所測要素分類。例如測溫儀器、測鹽儀器、測波儀器、測流儀器、營養鹽儀器、重力和磁力儀器、底質探測儀器、浮游生物與底棲生物儀器等等。將它們歸納起來可以劃分成 4大類,即海洋物理性質觀測儀器、海洋化學性質觀測儀器、海洋生物觀測儀器、海洋地質及地球物理觀測儀器。
海洋物理性質觀測儀器
用于觀測海洋中的聲、光、溫度、密度、動力等現象。因為海水密度不便直接測定,通常用溫度、鹽度和壓力值計算得到,所以鹽度取代密度成為一個必測參數。觀測海水溫度、鹽度和壓力的儀器,20世紀60年代以前只能用顛倒溫度表、采水器、滴定管和機械式深溫計(BT),現在則用電子式鹽溫深測量儀(STD或CTD)等。船只走航測溫常用投棄式深溫計(XBT)。空中遙感觀測海水溫度則用紅外輻射溫度計。岸邊潮汐觀測使用浮子式驗潮儀,外海測潮采用壓力式自容儀,大洋潮波的觀測依靠衛星上的雷達測高儀。海浪觀測儀器的品種比較繁雜,有各種形式的測波桿、壓力式測波儀、光學原理的測波儀、超聲波式測波儀。近年用得較多的是加速度計式測波儀。海流觀測相當困難,或用儀器定點測量,或用漂流物跟蹤觀測。定點測流是海洋觀測中常用的辦法,所用儀器有轉子式海流計、電磁式海流計、聲學海流計等,其中流行的是轉子式儀器(見測流裝置)。海洋聲參數儀器主要有聲速儀,用以觀測聲波在海水里的傳播速度。海洋光參數儀器有透明度計和照度計,用以觀測海水對光線的吸收和海洋自然光場的強度。
海洋化學性質觀測儀器
海洋觀測中所用的化學儀器,主要用來測定海水中各種溶解物的含量。60年代以前,除少數幾項可在船上用滴定管和目力比色裝置完成外,大部分項目要保存樣品帶回陸上實驗室分析。60年代以后,調查船上逐漸采用船用鹽度計、船用pH計、溶解氧測定儀,以及船用分光光度計和船用熒光計。近年來船用單項化學分析儀器與自動控制裝置相結合,形成船用多要素的自動測定儀器。這種綜合儀器還可配備電子計算機,提高其自動化程度。船用化學分析儀器的工作原理大致分兩類:一類用傳感器(主要為電極)直接測定化學參數;一類通過樣品顯色進行光電比色測定。目前,海水中的各種營養鹽靠比色儀器測定,pH值、溶解氧、氧化-還原電位等利用電極式儀器測定。
海洋生物觀測儀器
海洋生物種類繁多,從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棲生物到游泳生物,相應有不同的觀測儀器。海水中的微生物需采樣后進行研究,采樣工具有復背式采水器和無菌采水袋。浮游生物采樣器主要有浮游生物網和浮游生物連續采集器。底棲生物采樣使用海底拖網、采泥器和取樣管。游泳生物采樣依靠魚網,觀察魚群使用魚探儀(見海洋生物采樣器)。海洋初級生產力的觀測,除利用化學儀器測營養鹽,利用光學儀器測定光場強度之外,還用熒光計測定海水中的葉綠素含量。為了觀察海洋生物在海中的自然狀態,需要利用水中攝象,有時還得使用潛水技術。水下實驗室可使人們在海底停留較長時間,是觀察海洋生物活動情況的良好設備。
海洋地質及地球物理觀測儀器
底質取樣設備是早發展的海洋地質儀器,分表層取樣設備與柱狀取樣設備兩類。表層取樣設備又稱采泥器,有重力式采泥器、彈簧式采泥器和箱式采泥器,其中箱式采泥器能保持沉積物原樣。底質柱狀采樣工具有重力取樣管、振動活塞取樣管、重力活塞取樣管和水下淺鉆,有一種靠玻璃浮子裝置使柱狀樣品上浮的重力取樣管稱為自返式取樣管。結合底質取樣,還可進行海底照相。回聲測深儀是觀測水深、地貌和地層結構常用的儀器。側掃聲吶又稱地貌儀,安裝在船殼上或拖曳體上,可以觀測海底地貌。地層剖面儀利用聲波在海底沉積物中的傳播和反射測出地層結構。海洋地球物理儀器有重力儀(見海洋重力測量)、磁力儀(見海洋磁力測量)和地熱計等。地熱計結構比較簡單,將熱敏電阻安放在鋼質探針的頂端,靠重力作用插入海底,便能測出海底沉積物的溫度。